大家对光伏能源的成长态势颇为关心,上海最近又推出了一项新政策。就在12月16日,上海市发改委公布了一则通告,对分布式光伏项目的监管设定了新的规范。下面,我将逐一为大家阐述。
自然人户用项目备案
个人在进行光伏项目投资时,必须依照“投资方申请”的相关规范操作。在此过程中,电力企业需提供协助,帮助投资者向项目所在地的市级政府部门或市政府指定的机构完成注册手续。上海已推行此政策,旨在简化个人注册的程序。比如,浦东居民在投资光伏项目时,就能借助电力公司的帮助进行注册,这样就能更便捷地处理复杂的流程。根据规定,注册工作必须在并网验收之前完成。
住宅屋顶等区域若非自然人投资光伏项目,需向区级相关部门进行备案。上海市倡导各区根据实际情况,向投资企业和场地拥有者提供示范协议。以松江区为例,其相关部门推出了实用的示范文本,旨在明确双方合作规则,维护各相关方的权益,预防未来可能出现的争议。
工商业分布式项目备案
按照现有法律,企业进行光伏项目只需办理备案。在上海众多工业园区中,各家公司投资的光伏工程均严格遵守相应政策,确保操作符合规定和法律。此政策的持续实施,亦为企业营造了更为稳固的投资氛围。
容量明确要求
在分布式光伏项目的备案资料中,需要详细记载直流和交流的功率值。这就像在建造房屋之前,必须先测量每个房间的面积一样。明确功率数据,能让项目的规模和用途清晰可见。特别是对于上海的各区域光伏项目来说,掌握功率数据对于电网的接入与管理工作极为关键。
接网承载力研究
依照国家能源局的指令,上海电力公司定期举行会议,探讨电网接入的潜力以及改进方案。例如,通过分析不同区域的电网负荷等数据,评估当地是否面临接入难题。崇明区部分区域已经进行了此类评估,为企业与居民的光伏项目开发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接网服务与能力提升
电网公司为分布式光伏项目提供电网接入服务,坚持“公平、开放、全面接入”的原则。在各地,接入电网的问题并未出现,依据现行政策,接入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对于接入存在困难的地区,企业正同步推进接入工作,并实施相应的改进措施。以闵行区为例,该区已采取多项措施,成功解决了接入难题。
设备核验工作
电力公司需对个人家庭用电设备购买详情进行核实,保证发票记录与登记主体或场地所有者相符。比如在闸北区,有居民的光伏项目,电力公司就对发票上的信息进行了详尽的检查,主要是为了验证项目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奖励申报指导
光伏项目一旦通过并网检验,非自然人和商业用户就得主动向电网企业提出申请,以获取上海可再生能源的奖励。在普陀区,许多企业因电网企业的指导,顺利获得了奖励。这一做法大大提升了企业对光伏项目投资的热情。
项目变更处理
若分布式光伏项目需更名或转手,负责人需每月向原备案机构提交更变申请及相关文件,亦可选任电力公司代为转送。青浦区部分项目曾遭遇类似难题,但它们严格按照流程操作,变更事宜最终都得到了妥善解决。
数据监测与销户
电网公司需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数据实施监控。对于六个月未发电且设备已撤除的项目,在告知用户或公开信息后,可进行账户的注销。在杨浦区,此类项目处理得当,通过这一注销程序,确保了数据的精确性。
大家对上海在分布式光伏项目上的管理方式有何看法?这些做法将如何促进当地光伏能源的进步?期待您的宝贵意见,同时欢迎您为这篇文章点赞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