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269个政府网站无障碍建设成效显著 助力残疾人老年人共享数字红利

许多人或许不知,目前海南省政府正推进网站无障碍化建设,旨在增进信息获取的平等性,让特殊人群也能享有平等的上网机会。然而,调查结果显示,其中存在不少问题。

建设普及率低

海南政府高度重视网站无障碍设施的建设。自2012年国务院发布相关法规以来,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普及程度依旧不高。在海南省,29个不同层级的政府门户网站中,仅有6个实施了无障碍建设,占比仅为20.69%。至于全省240个政府党政机关网站,仅有37个开展了相关工作,占比仅为15.42%。这说明大部分网站还没重视起来。

意识不足导致了无障碍建设的发展受阻,部分单位认为投入资金却不见直接回报,因此参与热情不高。加之缺乏有效的监督体系,对未进行建设的单位缺乏约束,这使得普及率难以有效提高。

服务不规范

海南众多实施无障碍建设的网站,通过语音阅读功能提供无障碍阅读服务。但这实际上仅满足了无障碍感知性需求的一小部分。网站在感知性、操作性、理解性以及兼容性等方面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导致视障人士等重度视力障碍者难以全面获取信息。

使用网页镜像代理技术或框架嵌套模式进行运行,却引发了不少问题。首先,网页的响应速度变得缓慢;其次,动态网页的数据可能会丢失,样式也会出现变形;再者,那些需要身份验证的服务,比如注册和查询,都无法正常进行。总之,这种服务根本无法满足特殊群体的需求。

达标情况待改进

网站达标需满足多项标准,其中网页内容的感知度需达30分,操作便捷性需30分,内容的理解度需20分,与辅助工具的兼容性也需20分。目前,众多海南政府及党政机关网站在这些方面与标准尚有差距。

许多网站感知度不高,内容呈现不够友好,特殊人群难以辨认;在操作上,方法单一,未能为不同能力的人提供适宜的操作路径;内容理解上,表述可能不够明确;与第三方辅助工具的兼容性不好。因此,整体达标情况并不理想。

服务渠道不完善

海南各级行政和党务机构网站,并未发现提供无障碍的电脑客户端。这导致那些不熟悉或无法自行操作的残障人士面临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此外,移动化建设也显得不够被重视。

现在多数人用手机上网,但在海南,这些网站在移动设备上的无障碍功能几乎不存在。这导致无法满足包括残障人士在内的所有人对于移动互联网的访问需求。残障人士想要通过手机获取信息、处理政务,实际上很难做到这一点。

不均衡现象严重

各单位的无障碍建设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单位对政策响应迅速,人力物力投入充足,网站的无障碍性做得较好。然而,仍有不少单位几乎未采取任何行动。

各地发展不均,经济较发达的地方往往发展较早、建设较快,而经济欠发达的地方发展则较为缓慢。这种不平衡现象使得某些特定群体获得了较多利益,而另一些群体却无法享受到无障碍带来的便利,显得极为不公。

解决措施探讨

网站建设服务

为了提升海南网站的无障碍建设与服务水平,我们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首先,必须提升对无障碍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相关培训与宣传,确保各相关单位充分理解其意义。接着,需建立健全的监督与考核体系,对未达标或未开展无障碍建设的单位实施督促和相应的处罚。

需增加资金支持,致力于研究符合本地需求的无障碍技术及设备,例如开发适合的无障碍软件、改进网站编程等。同时,强化部门间的合作,各相关部门携手并进,共同推动网站无障碍化进程。

网站建设服务

Leave a comment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